老话重提

陈燕

  • 0

    留言
  • 447

    浏览
“我们公司的3套大化肥装置的大修都安排在上半年,而且检修时间都在60天以上,上半年亏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尿素行业的主流声音非亏损即困难。困境中的氮肥企业最需要什么?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价格、完善淡储机制是该行业目前最需要的。而这些恰恰也是该行业多年来反复提及的老话题。 老话题之一:  供应过剩怎么办?  国家应出台政策   促使产业优化结构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国内尿素产能在5900万吨(折纯量,下同)左右。2009年在建和新建产能在450万吨左右,预计全年尿素产能预计将达6300万吨左右;全年产量在5300万吨左右。而在需求方面,2008年全国农用尿素需求量为3850万吨,工业需求为650万吨。从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民收入情况看,2009年农业需求预计在4000万吨左右,而工业需求受经济的滑坡影响较大,将会呈现萎缩态势,预计在500万吨左右。全年尿素预计总需求为4500万吨左右,过剩量达到600万~800万吨。 严重的供应过剩赶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尿素价格持续下滑,再加上原料烟煤、无烟煤、天然气价格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尿素生产企业售价与成本倒挂,除生产亏损外,大量的高价库存更使流通企业亏损严重,不少企业面临生存考验。今年春耕期间,尿素行业没有出现往年明显的“小高潮”,旺季不旺,价格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今年前2个月国内氮肥行业收入同比下降2.9%,营业利润同比下降更是高达94.4%。目前,在尿素行业中,过苦日子的已不限于中小企业,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都普遍出现了严重亏损。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表示,目前,在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出口受限的整体形势下,尿素行业进入了行业变革、重组的关键时期,成本高、资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小规模装置必须被淘汰,而要依靠行业的自身调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速行业结构调整进程。 刘兴旭表示,一是希望政府出台鼓励尿素产业规模化的相关政策,产业发展规划中要重点保护大企业,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同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数量和重复扩大规模,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另外需要考虑地区因素,鼓励基础化肥产能向原料产地集中,对于非原料产地新建、扩建尿素产能从严控制。二是确定淘汰产能退出标准。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尿素生产企业有522家,而产能小于8万吨/年的有300多家。要健全淘汰机制,首先是要合理确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确定规模、环保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以略高于需求8%~10%产能来规避市场大的波动,最终实现尿素市场的有序竞争。    老话题之二:  出口受限怎么办?  行业应加强自律  组成出口联合体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淑兰介绍,1997年以前,我国还是尿素纯进口国。随着氮肥工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尿素的出口逐年增大,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526万吨,2008年初的尿素出口一度失控,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流失,国家不得不用大幅度上调氮肥出口关税的措施来限制出口,2008年9月1日,尿素出口关税一度调至185%。 今年春耕用肥“小高潮”并没有如期而至,增加出口又成为生产企业求生存的一条出路。为帮助尿素企业摆脱困境,国家也相应调整了尿素出口关税,实行了目前的旺季110%、淡季10%的出口关税政策。但在打开淡季出口之门后,让人绝望的是,目前,国际市场尿素价格在每吨240美元左右,比国内还低,国内尿素根本不具备出口竞争力。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累计尿素出口60.7万吨,同比大幅下降了73.4%。其中1月份出口15.3万吨,2月份出口38.1万吨,3月份出口7.3万吨,其中2、3月份的出口还是在1月份执行淡季关税10%的时候提前报关的。 这时候一些尿素企业便希望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出口关税。但更多的企业认为此举无用。山西晋煤集团副总经理王毅透露,国际尿素价格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参照中国的尿素出口成本制定最低价格的。目前国内尿素生产企业都想通过出口来缓解自身的困境,纷纷互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结果成了国际上大型化肥经销商各个击破的对象。因此并不是把出口关税降低或免除就能解决当前困境的,各化肥生产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避免低价出口这种损人不利己、饮鸩止渴的做法。 中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化工产品营销处副处长张天才也表示,为避免国内尿素生产企业在出口过程中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氮肥行业可以形成几个大的出口联合体,增强国内企业在国际尿素市场上的话语权。尿素生产企业应加强化肥行业自律和联合,在市场竞争中,团结一致,依靠行业集体的力量走出危机。 日前,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出台了氮肥行业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氮肥行业出口协调机制。同时公约还要求氮肥生产企业做到产品定价规范、公开、公平、合理,反对售价低于成本倾销产品,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和不正当的竞争。 老话题之三:   商储无力怎么办?  国家应改商储为主  为联储为主 氮肥市场消费信心严重受挫,还直接表现在流通领域。  “目前我国氮肥的产能确实是过剩的,但现在的实际产量和消费需求量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而生产企业仍然处于困难境地,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消费信心的不足。近期我们公司在氮肥的主要消费市场江苏、广东、广西、湖北等地的调研结果表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所有经销商都不拿货,持观望态度。经销商本是氮肥至关重要的流通环节,现在却没有起到一个蓄水池应有的淡季缓冲作用。”王毅说。 由于世界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肥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影响,业界对化肥市场的走势不看好,悲观心理较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特别是经销商,由于2008年存货严重亏损,尿素产品的市场走势又不明朗,均不敢放开提货。他们的观望等待,造成市场流通不畅,今年春耕期间的旺季不旺就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体现。因此尿素生产企业希望国家成为化肥储备主体、国家和企业联合淡储的愿望就愈发强烈。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化肥淡储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并有利于化肥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中已经明确规定,我国将实施化肥的国家储备制度。由于商业淡储已显示出受市场影响较大的弊端,因此建议加大国家化肥储备的力度,同时根据生产型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淡储单位准入门槛,将具备条件又有积极性的生产企业纳入化肥淡储体系,增加生产企业的淡储量,使大部分淡储资金流向生产企业。这既有助于稳定化肥企业生产,特别是解决化肥生产企业淡季产品销售问题,从而减轻生产企业经营压力,也有利于保障化肥的供应。
2009-06-15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