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吡蚜酮
于晓盛
-
0
留言 -
415
浏览
英文名称:Pymetrozine
含量:50%WDG
分子式:C10H11N5O
分子量:217.23
CAS号:123312-89-0
毒性:吡蚜酮大鼠经口LD501710mg/kg,大鼠经皮LD50>2000mg/kg。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340C。蒸气压(200C):<9.7510-8pa。溶解度(200C,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原药规格:
外观:白色或浅色粉末。
有效成分含量,%:≥95.0
丙酮不溶物,%:≤1.0
水份,%:≤1.0
PH值范围:6-9
制剂:
外观:浅黄色疏松粉末,无团块。
吡嗪酮含量,%:25.0
悬浮率,%:≥75
润湿时间,S:≥90
细度(通过44mm孔径筛),%:≥98
水分,%:≥1.5
PH值范围:8.0-10.0
分析方法:高压液相色谱,标准号为Q/320801GW039-98 防治对象:吡蚜酮属非杀伤性新型杀虫剂,其制剂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其持效期在20天以上。
1、通用名:Pymetrozine 标准:Q/320801GW039-98
2、作用原理: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自2005年监测到稻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严重抗性以来,不少专家陆续提出在水稻稻飞虱防治上停用吡虫啉的建议。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各省植保部门都在注意控制吡虫啉的使用,防止抗性进一步发展。同时筛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进入示范推广,其中江苏省植保站在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的情况下,筛选特效新药剂吡蚜酮得到了迅速的应用推广,2006年推广面积达40万亩以上,2007年至目前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
3、产品特点:
●选择性强——本品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
4、适用范围:蔬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
5、防治范围: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灰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
6、施药技术:
●用药量: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亩用药5克;防治小麦蚜虫,亩用药5-10克;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药15-20克;防治棉花蚜虫,亩用药20-30克;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施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作常规喷雾或兑水1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
7、注意事项:
●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尤其对目标害虫的危害部位。
相关商品帖子
商品其他帖子
更多
-
佛山予华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19-09-10
-
佛山予华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19-09-09
-
小崔 2019-03-21
-
小崔 2017-05-03
-
小崔 2019-01-31
-
小崔 2018-12-20
-
小崔 2018-11-08
-
小崔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