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紫苏介绍

王林

  • 0

    留言
  • 884

    浏览
香紫苏   【科名】 唇形科   【属名】 鼠尾草属   【植物名称】 香紫苏   【拉丁文名称】 Salvia sclarea L.   【别名】 南欧丹参;香丹参;麝香丹参;莲座鼠尾草   【英文名称】 Clary;Clary Sage;Muscatel   【用途关键词】 香精油植物   【重要成分关键词】 乙酸芳樟酯;芳樟醇;香紫苏醇   【相近品种】 长冠鼠尾草S. plectranthoides Griff.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约1~2米,下部茎木质化,直立,分枝,全株被短绒毛。单叶对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轮状花序,花两性,粉红或浅紫色或白色,苞片宽卵形,花冠雪青色。小坚果卵圆形,灰褐色,光滑。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7月。   【生态环境】 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怕涝。幼苗不耐荫。   【资源分布】 香紫苏原产欧洲南部。我国五十年代引种,目前陕西、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均有分布。适应性广,耐寒,耐旱,耐瘠薄。幼苗怕涝,能耐-8℃至-10℃,成年植株能耐-25℃左右低温。开花前期需要有充足水分,才能得高产。种子繁殖,以秋播为宜,翌年6月中下旬即可采收香原料,公园和庭院宜在春季播种。   【开发状况】 目前已开发出香紫苏精油、浸膏等产品。   【理化特性】 用水蒸气或水中蒸馏花序和叶,得精油约0.7~1.5%。用溶剂萃取花序可制得浸膏和净油。主要成分有:乙酸芳樟酯、芳樟醇、香叶醇、α-松油醇、α-水芹烯、α-松油烯、乙酸橙花叔酯、橙花叔醇、香紫苏醇及脂肪醛类等等。精油的理化常数因来源不同而异,微量成分也有差别;一般是:比重(20℃)0.892~0.909,折射率(20℃)1.458~1.471,旋光度(20℃)-60~250,酸值2(最大值),含酯量(以乙酸芳樟酯计)40~70%,溶解度在80%乙醇中的最大量为1:3。浸膏得率0.55%左右,为绿色至橄榄色固体,净油含量约50%,衍生物还有冷法酊剂(20%于65%乙醇中)和馏出液(70~80%乙醇)。   【主要用途】 干燥后的鲜花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日用及食用香精中。精油具有龙涎香香气,用于调配日用化妆品香精,也用于酿酒、食品和药用。露酒和软饮料配方、及烟草加香中也常用之。浸膏香气极浓,细腻,持久。更适用于烟草加香和高档日用香精中。水蒸气蒸馏花序后的残渣可再经溶剂萃取其中的香紫苏醇,是合成香紫苏内酯等名贵的香料。   【加工处理】 鲜花及干燥后的鲜花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也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备浸膏并进一步加工成净油。
2009-11-19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